“遇到有人溺水,千万不能自己下水施救!要大声呼救,或者用长杆、救生圈拉他们上来……”7月9日上午,南昌经开区白水湖管理处双港村村委会内气氛热烈,一场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暑期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正在这里生动开展。活动由南昌经开区妇联主办,江西省家庭教育学会承办,双港村妇联组织20余名儿童齐聚村委会,通过“理论+实操+沉浸式体验”的多元形式,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暑期安全课。
“情景化讲解+互动问答”: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暑假到了,很多小朋友喜欢去河边玩水,但你们知道吗?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可能藏着暗流、深坑,非常危险!”活动现场,江西省家庭教育学会儿童安全讲师郭珊以一段触目惊心的溺水案例视频拉开序幕,通过数据对比、情景模拟和趣味提问,向孩子们普及防溺水“六不准”(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和“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等核心知识。
“如果发现小伙伴掉进水里,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如果自己不小心落水,要怎么自救?”面对郭珊的提问,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不能手拉手去拉人!”“要大声喊救命!”“仰漂在水面上呼吸!”现场互动热烈,孩子们在思考与回答中,将“远离危险水域”“科学施救”等要点牢牢记在心里。
“沉浸式体验”:技能掌握更扎实
为了让安全知识从“纸上”落到“手上”,活动特别设置了多个实操体验环节,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练”。
在“心肺复苏(CPR)教学区”,郭珊用人体模型演示了“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的全流程:“按压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孩子们分组上前体验,在讲师和志愿者的指导下,一步步纠正动作。“原来按压这么累!但学会了就能救人,我要多练几次!”10岁的乐乐擦了擦额头的汗,认真地说。
“戴上VR眼镜,我好像真的掉进了河里!”在VR防溺水体验区,孩子们佩戴着VR设备,沉浸式感受“河边玩耍滑倒”“泳池抽筋”等场景。虚拟画面中,水流不断冲击身体,屏幕弹出“保持冷静”“仰漂呼吸”“大声呼救”等提示,让孩子们直观体验溺水的窒息感与危险性。“太可怕了!以后我绝对不会自己去河边玩。”9岁的小雨摘下设备后仍心有余悸,却牢牢记住了自救口诀。
此外,救生圈、救生衣的正确使用教学,以及“水盆憋气小游戏”也让现场气氛持续升温。孩子们戴上防水眼罩,在水盆中模拟“溺水缺氧”,切身体会到“黄金救援时间”的紧迫性;通过模拟“同伴落水”场景,练习用长杆、救生圈等工具施救,将“智慧救援”理念深植心中。
“家社联动”:织密暑期安全防护网
“今天的活动太有意义了!以前只知道叮嘱孩子‘别去河边’,但具体怎么防、怎么救,我们家长也不清楚。”双港村村民王女士全程陪同孩子参与活动,她表示,“通过看VR、学CPR,孩子不仅自己掌握了技能,还能当‘小老师’教我们,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双港村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暑期是儿童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我们希望通过‘体验式’教育,让安全知识真正‘活’起来,为孩子们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双港村的孩子们掌握了防溺水的核心知识与自救技能,更通过“家社联动”的模式,推动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为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