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江西省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黄陶青率队赴赣州市于都县,深入罗坳镇大桥村、祁禄山镇上岭岗村、梓山镇山峰村阳光驿站开展实地督导调研。赣州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艳萍陪同督导,实地了解驿站暑期运营情况及儿童关爱服务成效。
暖心驿站里的”七彩夏日”
上午8时许,督导组首站抵达罗坳镇大桥村阳光驿站。还未进门,便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驿站内,几个小学生正围坐在一起专注阅读《红色故事集》,有的孩子用彩纸画出多彩的绘画作品,黄陶青副会长仔细询问孩子们的家庭情况,关心他们的暑假生活,和孩子们一起诵读诗歌,孩子们画纸上鲜红的党旗与绽放的向日葵相映成趣。
据驿站负责人介绍,阳光驿站每日服务儿童20余人次,除常规的课业辅导、文体活动外,还特别设置了”红色文化传承”特色课程,通过观看红色影片、手工制作红色主题手作等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悟。”很多家长早上送孩子来,下午下班接,有的甚至全家出动陪孩子做手工,这里已经成了村里孩子的’第二个家’。”
精准督导促服务提质
在祁禄山镇上岭岗村和梓山镇山峰村阳光驿站,黄陶青一行仔细查看了服务台账、活动记录及物资管理情况,与工作人员亲切交流。”每天有多少孩子来?课程安排是否贴合儿童需求?家长反馈怎么样?”每到一处,黄陶青都详细询问运营细节,并对志愿者们的用心付出给予肯定:”大家用专业和爱心陪伴孩子成长,这份坚守很难得。”
督导中,黄陶青特别关注驿站的延续性服务规划。”要提前谋划后续活动,既要保持服务热度,更要注重长效机制。”她建议,驿站可进一步链接各方资源、公益组织及本地企业,开发更多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实践课程,同时加强与家长的互动沟通,让阳光驿站这一暖心工程持续温暖孩子们的心田。
此次督导中,家长们的真实反馈成为一大亮点。”以前暑假最头疼孩子沉迷手机,现在每天送她来驿站,既能写作业又能交朋友,我也安心多了。”大桥村村民张奶奶的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据统计,江西全省目前134个驿站暑期持续对儿童开放,累计服务家庭预计突破近万户,家长参与陪伴率达70%,有效缓解了农村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问题。